医疗建筑能耗管理解决方案是针对医院等医疗场所的能源消耗问题,运用多种技术和管理手段,实现能源监测、分析、控制和优化,以降低能耗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一系列措施和系统。
作用:
精准能耗监测:通过安装各类智能仪表和传感器,实时采集医院内水、电、气、冷、热等能源的消耗数据,让医院管理者清晰了解各科室、各区域以及各类设备的能耗情况,从而发现能源浪费的环节和时段,为节能降耗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。
能耗分析与优化:对大量的能耗数据进行深入分析,如不同科室、不同时间段、不同设备的能耗对比等,找出能源使用的规律和存在的问题,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策略,实现能源的精细化管理,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。例如,通过分析发现医院空调系统在夜间部分时段的能耗较高,可通过调整运行时间或温度设置来降低能耗。
智能调控设备:根据预设的节能目标和实际能耗情况,自动调整医院内的照明、空调、通风等设备的运行状态,避免设备的无效运行和过度耗能,实现能源使用的最优化。比如,在病房无人时自动关闭照明和空调,在手术室等非使用时段自动调整通风系统的运行频率等。
集中管理与远程监控:借助物联网技术,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、电脑等终端设备远程访问能耗管理系统,实时查看医院能耗情况,进行远程调控和管理,无需到现场逐一检查设备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,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。
数据支持决策:为医院管理人员提供详细、准确的能耗数据和分析报告,帮助其全面了解医院能耗状况,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、合理的能源管理决策,例如确定设备的更新改造计划、制定节能目标和考核指标等,使医院的能源管理更加规范化、科学化。
降低运营成本:通过节能降耗和成本控制,降低了医院的运营成本,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,使医院能够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医疗技术提升、设备更新、人才培养等核心工作中,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力。
优化室内环境: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人员活动情况,自动调节病房、手术室、候诊区等区域的室内环境参数,如光照强度、温度、湿度等,提高患者的舒适度,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和康复环境,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,提高患者满意度。
促进行为改变:通过能耗管理系统的数据分析和公示等功能,如科室能耗排名、人均能耗分析等,促使医院员工更加关注自身的能源使用行为,从而自觉养成节约能源的好习惯,形成节能减排的良好医院氛围,进一步推动医院的节能工作。